新闻详细
通信机房建设解决方案
通信机房建设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联络手段,作为网络通信设备的管理方,通信机房的建设俨然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网络通信是目前社会上非常普遍的通信手段,网络通信设备通常集中放置在特定环境的机房里,建设科学合理的通信机房是网络通信正常运作的基础,机房建设要考虑环境、管理、安全和维护等因素。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由于场地设备故障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国际上按照数据中心支持的正常运行时间,将数据中心分为4个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对数据中心内的设施要求也将不同,越高级别要求越严格,1级为最基本配置,没有冗余,4级则提供了最高等级的故障容错率。在4个不同等级的定义中,包含了对建筑结构、电信基础设施、安全性、电气,接地、机械及防火保护等的不同要求。
通讯机房也分多种,有接入机房、汇聚机房、核心机房,每种机房内的设备也大不一样。核心机房还可按设备的种类再进行分类,有传输机房、交换机房、数据机房、动力机房、长途机房、网管机房。它们从上到下的顺序是:核心机房--汇聚机房--接入机房--用户接入机房是在靠近用户的地方,一般里面除了有必备的电源设备、MDF配线架、ODF/MODF配线架、蓄电池组、传输设备、动环监控外主要的是DSLAM设备、OLT设备和语音设备,其功能就是汇聚普通用户的ADSL、FTTH、电话业务的线路和流量,然后发送到汇聚机房。汇聚机房在核心机房和接入机房的中间,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必备设备外,还增加了汇聚交换机、BRAS设备、SR设备、OLT设备、交换设备、DDF配线架、SDH设备、MSAP设备、DCN网管交换机、政企业务接入交换机、协转设备。核心机房在汇聚机房的上层,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必备设备外和汇聚交换机、BRAS设备、SR设备、交换设备、DDF配线架、SDH设备、MSAP设备、DCN网管交换机、CR设备、各种长途设备、各种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
二、通信机房设计原则1.高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机房能为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7×24小时服务,机房必须具有高可靠性。投标方在设计系统时应注意尽量减少单点故障的存在,对存在单点故障的环节,在设计上必须减少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由市电到机柜及服务器的整个供电系统可用性不得少于99.99%。
各系统都应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保证机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电力、制冷量供应、UPS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热能和烟雾探测装臵、防雷系统、抗瞬态浪涌抑制和漏水检测系统。
由于该机房内部计算机系统涉及到专用信息,其专用信息泄露可能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所以需要保证机房的安全性,必须具有安保系统以保证用户的设备和数据不受侵害。实现高安全性的措施包括:闭路电视监测、门禁系统、自动安全报警系统等。
2.可扩展性
鉴于信息网络系统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故在施工建设时应考虑这些变化对资源需求的改变,以使整个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特别是机房专用空调、配电开关及配电柜、直流系统后备电源及供电母线等。
3.易于管理
通过使用先进和可靠的管理工具来实现系统的高质量管理,以节约人力资源。由于机房内设备繁多,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信息机房的设计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
4.高性能价格比
机房的材料产品、设备的选型应该以适用为主,合理选择材料与设备;不要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要保证该机房的高可靠性。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设计机房,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三、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说明书及有关图纸。
《电子信息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2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信息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
《电子信息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室内装修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95
《空调与通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GB/T50312-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 1、2、3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TIA/EIA 568-B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 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1219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四、通信机房建设
机房系统建设标准参照专用通信局发布的相关文件关于机房建设的相关要求。此项系统采购清单及规格参数要求机房系统的清单只做为参考,清单有漏项要自行增加,否则做为漏项处理,投标人在中标后需免费提供,直到验收通过为止。
上一个
下一个
相关新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顺应行业和市场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从三类到五类,从五类到超五类,再到现在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千兆六类系统,万兆铜缆的超六类系统在数据中心也得到了普及,应网络及视频提速需求,七类及超七类系统也已经出现,八类系统的标准正在制定中;多模光纤也从千兆的OM1 相继优化到万兆的OM3 以及支持更远万兆传输距离的OM4 光纤。 展望未来,综合布线市场主要呈现几大热点: (1)智能布线系统,什么是智能布线?智能布线就是一种利用电子配线架加上网络扫描仪和管理软件对网络物理层的连通、断开、非法接入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一套布线系统;随着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广泛的运用到新一代数据网络,综合布线作为网络的物理基础,如何更好地进行维护与管理把由于网络中断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2)POE 布线,POE 布线是指在现有以太网的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 的终端(IP 电话机、WiFi 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供电的技术。 (3)有线与无线结合,由于智能终端的普及使无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做的项目中90%以上都有无线需求,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就是指在有线的末端通过布设无线AP 来实现,并且一般都是采用POE 供电方式实现。 (4)高密度高带宽布线,高密度高带宽布线是指利用高密度器件MPO 接头预端接,1 个12 芯或24 芯的MPO 接头大小尺寸和一个LC 双工接头的大小尺寸类似,这样就节省了更多空间,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应用中)可以大大简化光纤网络的配置流程,同时又能够支持10G/40G/100G 高带宽的传输。 (5)智能家居布线,是指光纤到户后,家庭内部配线与管理,目前大多还是这种,但现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对家居布线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家居布线是否能和智能家居系统完美结合,家居布线从前面的只是配线管理进一步延伸到能存储、外理、交换数据的信息融合功能。 (6)微模块数据中心,微模块数据中心是将传统机房的机柜、制冷、网络布线、供配电、照明及动环监控管理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的整体,采用模块化的部件和统一的接口标准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灵活部署以及后期的扩建,这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而且能够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和部署周期,增强数据中心部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当然,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还将会有更多的技术热点和应用场所。